防空船的选择需综合考虑舰船类型、防空效率及战术定位。当前版本中,枪骑兵防空型凭借其高防空效率、低人口消耗及对舰伤害能力,成为驱逐舰中的T1级选择。其防空网络技能可显著提升舰载对空命中率,搭配火力校准与信息链技能时,还能为舰载机提供额外增益。刺水母防空型则以纯粹的对空输出见长,虽对舰能力较弱,但无人机系统强化后伤害提升显著,适合专注防空需求的编队。光锥防空型性能与刺水母相当,但人口占用较高,需谨慎调配舰队资源。
护航艇中,CVT800和CVM011高速型属于T1级别防空单位,能高效应对空中威胁。虚灵、星云脉冲和蜂巢等T2级护航艇则提供多样化选择,适合不同战术场景。需注意护航艇的防空范围通常限于己方半场,部署时需结合舰队站位调整。静海脉冲型、澄海防空型等T3级舰船虽非顶级,但在特定编队中仍能发挥稳定作用,尤其适合资源有限的玩家过渡使用。
防空船的加点策略直接影响实战表现。以枪骑兵防空型为例,优先强化防空网络和火力校准策略技能,配合发射指挥与炮击指挥提升攻击效率。云海级防空护卫舰则需优先加点防空无人机系统,提升命中与伤害,其次强化防空导弹系统的主动技能,利用其周期性命中增益弥补战机的闪避劣势。不同舰船的子系统强化顺序需根据其核心功能差异化处理,避免资源浪费。
若敌方舰载机数量较多,可增加防空型舰船比例;反之则减少以节省指挥值。建议将防空船编入主力接战队的中后排,利用其半场防空特性保护核心输出单位。高速抄家舰队可适当舍弃防空单位,依靠机动性规避空战。实战中需定期通过战报分析防空效率,及时调整舰船配置与站位,确保防空火力覆盖关键区域。
资源分配方面,前期可优先培养刺水母防空型等低消耗单位,中后期再逐步替换为枪骑兵防空型等高性能舰船。护航艇因其特殊机动性,适合作为防空补充力量。不建议过度依赖单一防空舰种,混合编组能有效应对多变的战场环境。维修类舰船如苔原级支援型的加入,可延长防空单位的持续作战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