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攻打敌方同盟城池时,优先确保主力部队具备足够的战斗力,同时必须配备专门的器械队伍。主力部队负责消灭城池驻守部队,而器械队伍则用于削减城池耐久值。器械兵种的选择至关重要,优先使用兵种适应性为S或A的武将,即使其品质较低,也能提供较高的攻城值。每个器械队伍应保证兵力不低于守军数量的1.5倍,并均匀分配带兵数量,避免因兵力不足导致平局或战损过高。

在发起攻击前,同盟官员应提前规划目标城池,并通知成员在指定时间集结。主力部队需率先出击,清除城池守军和驻防部队,随后器械队伍再进场拆毁耐久。若敌方同盟在线,需注意主力与器械的行军时间差,确保两者同时抵达战场,避免器械被单独针对。若敌方有援军支援,主力部队应优先拦截或牵制,为器械队伍争取攻城时间。攻城过程中,同盟官员需实时指挥,根据战况调整战术,例如增派未参战成员或暂缓进攻以重整兵力。

器械队伍的行军速度较慢,需提前部署至目标城池附近。建议在攻城前建立营帐,缩短行军距离并保存士气。营帐的等级不必过高,但需保证数量充足,以便部队重伤后能快速返回战场。攻城时,器械队伍的行动需严格遵循指挥,避免过早或过晚进场。若攻城失败,应及时终止行动,减少不必要的兵力损失。耐久值的削减效率取决于器械队伍的攻城值总和,因此需确保每支器械队伍的配置达到标准,避免因攻城值不足而拖延战局。
攻打敌方同盟城池时,外交策略同样重要。若目标城池防守严密,可尝试与其他同盟结盟或协商,分散敌方防守力量。攻城结束后,无论胜负,同盟内部需及时总结战况,分析失败原因或优化成功经验。长期来看,同盟需定期组织攻城演练,提升成员配合度,并完善器械队伍的培养体系,确保在关键战役中具备稳定的攻城能力。

器械队伍的养成是长期工程,需在非战时阶段持续投入资源。优先培养非主力武将作为器械将领,避免影响主力部队的战斗力。器械队伍的等级不必过高,但需保证带兵数量充足,以应对不同等级城池的需求。战法配置以实用性为主,无需追求高阶战法,重点在于确保器械队伍在八回合内能稳定输出并减少战损。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战术执行,同盟可在攻城战中占据优势,逐步扩大势力范围。